1、门店科技与体验的效应
传统美妆零售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美导的销售能力,但新环境下更注重围绕消费者、消费体验做文章。
尤其在各种智能化工具出现之后,很多美妆品牌都在玩“科技+”。包括AR、人脸识别等在内的技术,是头部品牌如欧莱雅、资生堂、LVMH,还有连锁门店如屈臣氏、丝芙兰等,更加倾向的新营销方式。
事实上,美妆品牌对AR技术十分拥簇,近年来,AR虚拟试妆应用越来越火爆,如试妆APP巨头“玩美彩妆”、AR美妆镜品牌“魔妆镜”,借助AR技术、人脸识别等技术力量为人们提供完美的试妆体验。
AR虚拟试妆只是AR技术带给美妆品牌的帮助之一,品牌还可以通过AI肤质检测,为人们提供一站式测肤体验,还可通过后台收集数据,分析用户的喜好、判断产品的市场反响,并进行精准推送。
2、社交媒体与KOL的重要作用
如果去问一个有购买美妆产品需求的女生,她如何做决定去选择某个品牌的产品时,大约有90%的可能,她将会打开社交媒体搜索产品测评,或在她长期关注的美妆KOL的分享内容中找到资讯,这正是如今的消费者行为的趋势。
社交媒体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非常大。早在2017年上半年,美妆行业的微博讨论声量就高达1634万,讨论人数达637万。美妆行业已成为微博讨论热门话题之一,90后女性群体成为美妆话题的讨论主力。
因为涉及的受众更广,美容领域比其他品类产品更容易带来流量。什么产品比较好用,又该如何使用,总是能引发持续的讨论,这意味着将互动转化为实际购买的可能性更高。
不可忽视社交媒体与KOL的自然流量,大概是品牌们都意识到的问题。如今社交媒体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。
3、跨界生活方式咖啡店
美妆的发展触动的是人们对“美”的更高追求,品牌希望在跨界创新中倡导一种新的时尚与美妆生活方式。
于是,很多美妆品牌开始开设咖啡店,这种门店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能亲密接触但无购买压力的机会。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,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,也是我们正在见证的消费文化的变迁。
美妆品牌和咖啡店的组合,在Chanel、Bobbi Brown、科颜氏等身上都能找到踪迹。
为了延长消费者在店内的逗留时间,一些美妆品牌会在店内开辟出咖啡区,供消费者休憩及进行品牌互动。
从这里延伸,许多美妆品牌开始开设了自己的咖啡店,借此从另一品类切入,将目前的稳定客群缓慢导入,并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和需求,并发展成了热门的趋势。
4、颜值经济从“她”到“他”
由“千禧一代”引领的美容产品最大的消费群体,早已不拘泥于陈旧的观念,男性也同样为自己的外在容貌加分而努力。
许多男性将护肤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,他们越来越意识到,需要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自我的最佳状态。而他们在用于自我打理的选择上,已经远超过剃须产品的范围。
因而,男性护肤品市场有着强烈消费升级的需求。中国市场男性个人护理品,例如理容剃须、护肤和香氛产品,在过去 5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6.4%。契尔氏的品牌形象大使兼前任总裁Chris Salgardo表示,该品牌的顾客中有三分之一为男性。
当然,对于美妆品牌来说,男性消费者更加难以把握,无法确定的原因在于大部分购买男性产品的为女性,另外男性仍不习惯于分享个人使用的相关信息。接下来,对于男性消费者的把握也成为关键。
5、美妆零售巨头融合高端与平价
丝芙兰全球门店数量达2400家,贡献了LVMH集团近20%的营收。丝芙兰过往选择的品牌以传统高端产品为主,在去年,丝芙兰将“网红品牌”ColourPop引进门店,与之前的选择不同的是,该品牌为平价商品,在千禧一代消费者中大受欢迎,意味着丝芙兰开始拓展平价产品线。
年轻的消费者个性化选择在于,可选择高价格的高端护肤品,也可以同时拥有平价的好口碑产品,购买决定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观。
作为美妆零售巨头,丝芙兰扩充产品线的举动,正是为这样的趋势吸引更多消费者到访,在其中找到合理的平衡方式。
美妆行业也有强烈的商圈聚集效应,在美国及欧洲,当美妆品牌门店集聚在特定商圈,则能吸引更多客流,例如纽约的NoLIta,伦敦的考文特花园等。
如今美妆品牌开店的趋势愈演愈烈,也预示着今后这股势头会高歌猛进,一起期待吧!